日前,由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制定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出臺,該辦法明確提出,明年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限制銷售和使用灰分大于或等于16%、硫分大于或等于1%的散煤。
這意味著,河北省在今年年底之前,將通過專項行動集中進行散煤治理,河北省作為國內煤炭消費大省之一,用含硫量低,灰分小的潔凈型煤逐漸代替人們長期使用的劣質煙煤,也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一項重要工作。
按照《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到2017年,河北省潔凈煤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也就是說全省至少要達到1800萬噸的型煤替代量,為此,有關部門計劃投入5億資金,吸引民間資金注入,力爭明年全省配送中心達到100個。
去年9月,河北省提出建設潔凈型煤生產配送體系,整整一年來,遍布全省的45個潔凈型煤生產配送中心初步建立,這說明,潔凈型煤推廣利用的基礎設施已顯雛形。
“目前45家型煤建設項目已基本建成,本周正是集中驗收期。”9月19日,河北省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黃濤介紹,45家企業產能共計695萬噸,全部投入運營后,實際年產量可達450萬噸以上。
據省發改委提供的資料,45家型煤企業分布在全省43個縣(市、區),其中,石家莊、邯鄲、保定和滄州布點較多,分別為10家、9家和4家,這些型煤企業共建立了配送點224個,覆蓋人口達到2100萬。
潔凈型煤替代傳統煙煤,是政策也是趨勢
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郭斌說,河北省一次能源消費量中,煤占比重最高,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如今還難以改變,而將原煤再加工變成清潔型煤,是散煤清潔化利用的好辦法。
黃濤介紹說,潔凈型煤是指對經過配選的低硫低揮發原煤,加入粘合、助燃、固硫、防水等添加劑,通過機械方法加工成型的煤制品,其與原煤散燒排放對比,硫化物減少70%以上,氮氧化物減少50%以上,粉塵減少80%以上,“總體來說,清潔型煤不僅耐燒,污染產生量也大大降低。”
而且,河北省對型煤規定了統一標準,即硫分在0.8%以下,揮發份(揮發物占煤樣質量的分數)15%以下,水分在2%以下,同時要求熱值保持在5200大卡。
“潔凈型煤配送中心,其實是在城市郊區建設型煤生產企業,由企業向周邊挨家挨戶配送型煤。”黃濤解釋說,用清潔型煤代替傳統煙煤,建設“清潔煤產配體系”,是河北省為減少民用散煤排放污染的關鍵之舉。
下面我們就走進河北省邯鄲市,見證一下那里的潔凈型煤配送中心的進展情況。
45家潔凈型煤配送中心接受驗收,有喜也有愁
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康莊鄉東望莊的趙都瑞日潔凈型煤配送中心,是邯鄲市現有9家配送中心中離市區最近的一家。
近日,由省市兩級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專家驗收組一行對該配送中心進行了合格驗收,這就表明,該配送中心將成為河北省在今冬取暖季第一批實現型煤試生產的企業之一。
9月18日下午,記者在配送中心看到,高大的防塵網內,一堆堆作為原材料的散煤被苫布遮蓋著,封閉式廠房里是斥資千萬元從洛陽購進的型煤生產線,廠房的一側堆放著生產好的球狀型煤。
“這里有年產20萬噸的型煤生產能力,配送范圍覆蓋邯鄲三區一縣,”趙都瑞日潔凈型煤配送中心董事長李波說,去年,聽說省內各設區市要建設清潔型煤配送中心,他在一年之中投入近兩千萬元,將經營了兩年的洗煤廠轉型為現在的潔凈型煤配送中心,員工也從原來的40多人增加到80人。
雖然還未達產達效,但李波不久就會拿到一筆補貼。據河北省出臺的《潔凈型煤生產配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合格的型煤企業將會享受一次性200萬至280萬元的補助。
據介紹,這筆支出來自本年度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按照《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河北省計劃到2017年底前,全省建成200家左右型煤生產企業,形成覆蓋全省所有鄉鎮村的潔凈型煤供應網絡。
由此可見,第一批45家潔凈型煤配送中心只是一個開始。作為在全國較早建設“清潔煤產配體系”的省份,河北省的嘗試類似于“摸著石頭過河”,隨著第一批配送中心初見規模,出現的諸多問題也不容忽視,亟待解決。
構想很美好,現實問題值得重視
就在李波因通過驗收而欣喜之時,邯鄲還有一些配送中心的老板則犯了愁。
“驗收組一些專家提出,只有防塵網還不夠,還要全部實現棚化和倉化。”某家配送中心負責人坦言,“建設成本的一再提高讓我們有些吃不消。”
原來,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邯鄲對于煤炭倉儲單位的環保標準更為嚴格。對于企業來講,如果一次性上馬棚化和倉化設備,凈投入將達2000萬。
除此之外,由于潔凈型煤生產中烘干是一道重要程序,烘干窯有少量的煙氣排出,這又涉及到是否向本地環保部門購買碳排放指標的問題。
“生產潔凈型煤的目的是大量壓減碳排放量,如果還讓配送中心承擔碳排放的代價,豈不是有點說不過去?”有配送中心負責人如此直言。
連日來,驗收組發現,環保設備與碳排放成為邯鄲地區配送中心反映最多的兩個問題。
“說到底,是前期投入的資金制約。”邯鄲市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處處長張海良對此表示理解,“如果在未見效益的前提下一味追加前期投入,恐怕要傷害私營企業的積極性。”
已經有配送中心的負責人顯現出對于利潤的擔憂。據了解,目前,省發改委正在受理第二批配送中心的申報工作,不少有意向的企業致電咨詢,問題大多集中在“補貼能否兌現”、“前期投入最低限額”等方面。
記者近日在省內多家配送中心看到,不少通過驗收的配送中心尚未開足馬力生產,目前接到的訂單寥寥。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45家潔凈型煤配送中心的相繼落成,有助于河北省清潔型煤大規模推廣,而且按照有關劃,今冬明春采暖季全省將供應潔凈型煤300萬噸。“但現在來看,完成這一目標存在較大難度,關鍵因素在于補貼政策的能否到位和散煤治理是否及時。”
財政補貼,還須加大散煤市場的整頓
“結合北京等地的經驗,推廣潔凈型煤的前幾年,價格補貼是大面積推廣的主要推手。”黃濤說,目前,潔凈型煤的市場價約為1100元/噸,而散煤市場價僅在600元/噸左右,政府價格補貼能夠填補價格鴻溝,拉近普通百姓與潔凈型煤之間的距離。
據了解,去年,為了鼓勵農戶換煤,北京市財政按每噸200元給予補貼,各區縣也相繼出臺了配套的補貼辦法,門頭溝區的補貼達到了580元/噸,這樣,農民燒一噸潔凈煤,自己僅掏500元左右。據北京媒體報道,一年之內,這樣的補貼政策讓北京15萬農戶告別了劣質煙煤。
而反觀河北省,目前,河北省石家莊、廊坊、邢臺、唐山四市已經出臺了各自的補貼政策,額度多在200元/噸至300元/噸之間,而其他設區市還是醞釀之中。
“如果省里每噸補貼100元,按照今年計劃推廣300萬噸來計算,補貼總額將達3億,明年推廣800萬噸,就要8億。”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坦言,按此計算,河北省將會背負不小的財政壓力。
相比財政補貼,散煤市場的整頓則更顯長期性和復雜性。
據相關部門的一項調查,每年6月至9月往往是散煤市場最為活躍的幾個月,加大散煤市場的整治力度或將成為相關部門在未來一年里的規定動作。
“這是一項‘疏堵結合’的系統性工程,”黃濤解釋說,用補貼刺激群眾購買潔凈型煤,用行政力量堵住散煤市場,未來一年,這項工作將步入推進關鍵期。
時間緊迫,遵守“邊建設邊生產”原則保進度
9月18日上午,邯鄲市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處處長張海良的辦公電話時時響起,大部分是談論潔凈型煤的。
此前,由邯鄲市發改委、環保局、新能源辦公室等多部門參加的邯鄲市潔凈型煤推廣使用座談會召開,《邯鄲市2014年潔凈型煤推廣使用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正式下發。這幾天,不斷有意見反饋上來。
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記者看到,包括潔凈型煤質量標準、配送中心建設標準、財政補貼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問題均有系統性安排。
“時間緊迫,這份實施方案必須盡快出臺。”張海良坦言,為了完成今冬明春采暖季邯鄲市供應潔凈型煤的指標,配送中心的硬件建設將遵循“邊建設邊生產、邊整改邊驗收”的原則,力爭使已達標的潔凈型煤配送中心正常運轉起來。